第(2/3)页 何况武宁府那么多人,想要把对方所有人灌醉,得多少酒? 就算下蒙汗药,那也得有药再说! 虽然他们村里现在有陶大夫,但是陶大夫来的时候,基本上是两手空空,哪有那么多不正经的药? 这个时候就算去县城,都未必能买得到。 更别说,对方也不一定非得喝酒。 那些女眷,那些年龄小的,十之八九都不会喝。 还有,他们能一路来到这,警惕心肯定不小,哪会轻易着他们的道? 即便把药下到北山那条河也没用。 那水是活的,要不了多久,药就会被流得干干净净。 算好时间去下的话,那些流民也不可能集中在一个时间内挑水喝。 在场的池家坳人,想得越多,就越觉得池三锤说的那些话不靠谱。 最最起码的一点,现在大伙儿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囤粮,又怎可能拿出那么多粮食,来招待不相关的人? 难怪小鱼要生气,合着池三锤这小子,嘴皮子一碰,就想让小鱼出这些。 不然放眼望去,整个池家坳谁有能耐请大伙儿吃这些? 可是凭什么? 小鱼虽说手里有些钱,看起来也不缺粮,但那又不是欠族人的。 何况说,要不是有小鱼在,他们池氏一族哪能在去年的灾害中活下来? 更别说是今年的地动了! 因为清楚这些,所以池家坳在场的人,一个个又开口了。 “族长,我觉得吧,那些武宁府的人怪不容易的。 他们也是为了活命,才长途跋涉到这。 要不咱们就让他们留下来。” “我没意见,只要他们能安分,我随便他们。” “族长,我发现他们那么多人当中,适婚的女眷也不少。 把他们留下来后,我们看看。 要可以,我们让家里的孩子,娶了那些女的得了。 这样的话,我们大家也不用下山买儿媳妇来,孙媳妇去的。 只是跟他们说好,我们家小子就是名义上娶她们为妻。 然后她们该在北山那边生活,就在北山那。 作为弥补,我们作为亲家,会适当送些粮食过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