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如果一地的产业兴盛,百姓就不会缺活计,工价也会比别的地方高。 产业兴盛还会吸引很多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前来,客商要食宿和采买,又会带动当地的酒楼客店和产业的景气。” 成敬说道:“百姓都有生计确实可以算得上是富足。” 陈辰见他不算赞同,想让他转个思路: “如果酒楼生意不好,那么就会少请几个伙计,伙计就没了活计。酒楼需要的食材也会少买,那些渔民菜农屠夫酒商的生意也会不好。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自己换个说法,两相对比就能看到产业兴盛带来的好处。 成敬已经明白了,捋着颚短须频频点头:“酒楼生意不好,伙计工钱就不多,花销也会拮据,日常所需货品行业也更萧条。” 姬宴也懂了,平静的问道:“如何才能让产业兴盛?” “世子可记得我说的果酒,果酒的前景可期,能卖出更多的果酒,就会有更多的果农种植果树,酿酒商也会需要更多的酿酒工,再经过运输、分售也需要更多的伙计。人手越是紧缺,工价就会提高。 果酒就是源头,围绕着它能解决许多百姓和流民的生计。而我手中的源头有四项。在我去越州之前已经吩咐下去,皆已经有所筹备。” 她行事历来如此,喜欢谋而后动。 即使楚世子不同意留下,她的计划也不会搁置,同样要借楚世子的身份招牌,铺开自己的商业网络。 且能带动信阳城的民生经济,一举两得。 姬宴心中一动:“有哪四项?” 话说的有些多,陈辰正在喝茶润润嗓,她放下茶盏道:“果酒、棉纺、有助粮产增高的肥料、羊毛纺。” 成敬听入耳的只有粮食,急切的问:“有助粮食增加收成?能增加几成?” 民以食为天,当世是农耕社会,也难怪他如此激动。 不只是他,一贯气定神闲的姬宴,此刻也是眸色闪亮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