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 坑我坑上瘾了?-《拐走陈圆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因为中原战乱,难民其实都不止百万。
    宁远城外,祖大寿带着将士前来迎接乡亲。
    这些人全部都是饿的皮包骨头,瘦骨嶙峋。
    他们来到宁远的时候,有些遗憾,才到了播种的季节,没看到收获的场景。
    不过,他们却有幸看到了数万亩地的麦田。
    看到了几千人在地里种植麦子的场面。
    这些关内的百姓看着麦田稀奇,“这里真是好地方啊,有这么多田地,土地也很肥沃。”
    祖大寿朝着几个年长的百姓打趣道:“将来人会更多,你们是先到的,先给你们分配土地,倒给你们占了便宜了。”
    还有土地分配?
    众人相互看着,脸上浮现一抹笑容。
    人离乡贱,他们从关内来的时候,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,天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。
    好在看到这里有许多良田,可比关内好多了,他们心中也踏实多了。
    祖大寿将唐辰的交待吩咐了下去。
    “把这些新来的庄户,按照技能分配下去,会种田的种田,会放羊的放羊,会伺候牛马的伺候牛马,想做工的做工,当然,告诉他们,想当家丁兵的当家丁兵!”
    随着这些关内百姓的到来,经过关宁军将士的现身说法,看着当兵的良好待遇,很快便有一百多人报名参军了。
    其他的人,也都有安排。
    辽东现在到处都需要用人,只要肯卖力干活,就不愁没饭吃。
    因为辽东地多人少,田地虽说是分配,却是以出租的方式,先租给了移民来的百姓。
    这些移民基本是没什么钱的,第一年的租金,被免去了,第二年有收成之后,便要交租了。
    宁远只是个试验点,再往东往北,良田只会越来越多,人口越来越少。
    那些地方,更是能安顿大批的移民。
    也是唐辰移民政策的重心。
    要想彻底镇住建奴,还要兵不血刃,同化是最好的办法。
    移民,用人口基数盖过建奴,便能不战而压制住他们。
    这其实便是民族融合。
    唐辰名曰带动关外经济。
    只不过在皇太极看来,唐辰这是将自己的老家根据地公开给了天下,心里总归是不爽的。
    唐辰坑了自己一次两次,还要坑三次四次。
    每次坑自己,却都还坑得合情合理似的,让人不能拒绝。
    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,流民潮涌,汹涌澎湃。
    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,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,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,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。
    大批大批的流民进入关外,提前闯关东。
    当然,归根到底,他们也是为生活所迫,背井离乡。
    第(3/3)页